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由美国Chuck Eastman博士于1975年提出,他认为:“建筑信息模型是将一个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里的所有几何特征、功能和构建特性信息整合为一个模型中,并且还涵盖了施工进度、建造过程的控制处理信息。”之后也出现了众多的版本,其中,美国的McGraw-Hill在2009年的市场调研报告《The business Value of BIM》中将BIM简练而明晰地定义为:“BIM是借助数字模型进行数字化表达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的过程。”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认为:“BIM是连接一种用来连接信息数据库的建模技术。”美国国家BIM标准对BIM的含义解释为四层含义:
(1)一个建设项目的物理和功能特征的数字化表达;
(2)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
(3)一个提供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依据过程;
(4)不同阶段不同利益方反应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工具。
从字面含义上来看,BIM=B(Building,建筑)+I(Information,信息)+M(Modeling,建模)。“B”代表的是BIM的对象范围,但是并不单单指建筑本体,应该包括与建筑行业相关的所有对象,如建筑物、建筑设备或者工程项目等。“I”代表的是BIM的内涵,信息既包括了建筑的外在的几何信息,如:尺寸、颜色等;也包括了内在的性能信息,如:材料、造价、传热系数、使用寿命等。“M”代表的是BIM的表现形式,指的是所有三维BIM模型结果的建模过程。
BIM的三个对象是共同依附关联的,他们之间建立了很详细紧密的关联属性。不能各自独立对待,并且在BIM的作用中,三者也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果缺少了“B”,那么数字模型就没有具体的应用界定,模型也自然不能应用于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去了;如果缺少了“I”,那么表征的只是建筑的三维外形图形,就没有相关联的数据属性,那么BIM就失去了内在“灵魂”;如果缺少了“M”,那么表现形式可能只是一堆难以处理的描述建筑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的传递、共享以及应用便会很困难和繁琐。因此,既重视信息又重视建模的建筑信息模型,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去。
- BIM学习群
- 微信扫一扫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