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设计院的图纸一堆错误,这应该是我们搞BIM的人最常见的口头禅了。真相到底如何呢?
设计狗过来握个爪聚会时曾有同学笑称,设计和施工是天然矛盾,其实很多问题都是甲方造成的。以民用建筑普通商业/住宅为例,最简单图纸标高这个事儿,反而最容易出错,每次会审施工单位同仁会很嫌弃的说连个数学都能标错,但我们听了往往波澜不惊。
那这错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项目进行到施工图阶段中后期,图已经画了九成,还有三天是报审节点,此时甲方爸爸过来说初期定好的地面做法要加地暖,或者是原本做装配式叠合板又突然不做了,那我们设计就要开始改,全楼的标高,还有搭接位置的梁高,包括楼梯标,高我们标结构标高都要改一遍。
图虽然是电脑出,但都是人工用鼠标一点一点画的,而且一位设计师手里经常是七八个楼一起出图,人工的活很难不出错,好在标高这种低级错误很容易发现对不上,就改过来就行。
所以能想象一个项目经过方案—出图—返工—报审—甲方改动—再返工—优化—再再返工—回复图审—变更。
一个项目八遍干下来,羊毛都能薅秃了,设计师很难不崩溃。从开始时的信心满满,到最后变得疲于应付,最恶心的是画八遍也只拿一份设计费。
我的粉丝里面有很多都是尚未毕业的学生,或者刚刚毕业不久的职场萌新,他们虽然身处地产行业,却对整个行业链条毫无概念。
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很大的弊端,只教授专业知识,对于社会常识却极少提及。
所以我想写一写,地产行业链条概况。
有一个很有名的“产业微笑曲线”理论,是由宏碁创始人施振荣提出的。
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价值最丰厚的区域集中在价值链的两端—研发和市场。没有研发能力就只能做代理或代工,赚一点辛苦钱;没有市场能力,再好的产品,产品周期过了也就只能作废品处理。
关于这个理论,网上有很多解释了,自行搜索就能找到。这个理论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先从地产行业链条开始说起。
以做住宅为主的地产公司为例,他们的产品是“住宅”,这也是一种商品,就像iphone那样。这种商品是卖给社会中的个人消费者的,换句话说就是2C。
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施工能看出的都是非设计专业错误,比如结构图里图名、标高、梁号、边缘构件编号。类似这种错了都能看出来。
至于最关键的在设计过程中计算参数取的对不对、又或者配筋面积够不够、截面选择是否合理这种专业问题,即使错了施工也看不出来,而恰恰是这些大家看不懂的部分才是我们画图设计最费脑子的部分。
所以,设计的门槛高是有原因的。
我工作之后最深的体会是行业的精细化分工, 想我们土木系当年一起毕业的同学,如今都分散在设计造价施工监理房企不同公司,虽然当年公共课都在一起上的,可是现在讨论起来都会觉得隔行如隔山。
如果是一些小设计院,规划前期和建筑结构水电暖各专业设计人员一起办公更夸张,水电暖专业看不懂剪力墙,结构看不懂设备管线,建筑要常常要问设备井够不够梁要留多高,而前期一定是所有专业中最花里胡哨独树一帜的那个,因为只有效果图才能连普通人都能看懂,常常会怀疑大家干的是一行吗。
就拿我们BIM来说吧!基本上一个人要把所有专业模型都做出来。建筑、结构还好,机电就有点懵了。
其实,我们翻模是建立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一旦完全看得懂图纸之后,翻模只是快慢的问题。
今年一年,在咨询单位做BIM,发表下个人看法,目前做BIM不是看熬几年的,现在各大公司基本是处于摸索阶段。
如果只会建模,那么熬上几年也上不了万。就我现在来看,BIM拿到上万的,基本都是有四五年经验(项目经验和BIM工作经验),或者是做机电深化做的比较好的,可能会提早上万,毕竟现在机电深化是BIM这些应用点里,最能直接创造效益的。
而且根据我目前了解到的行情,长沙做BIM的人均大概在6k左右,广州人均在9k左右,这里说的是会做渲染,会做深化的,至少也是土建,机电都会的全专业BIM人员,普通的刚毕业或者刚做不久的,也就在3-6k左右,总之做BIM感觉还是看个人能力,你给老板创造的效益有了,工资也就相应的有了。
- BIM学习群
- 微信扫一扫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