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将现浇改为厂内预制,这种工厂化、规模化生产的方式传统建造模式,推动建筑行业建造模式向工业化发展。装配式建筑先将建筑的各个构件拆分,将拆分后的构件深化设计成加工图,然后在厂内预制,运输至现场组装。这与传统建造模式先比,增加了很多信息量,增加了信息管理难度。如果在采用传统的建造模式管理,无法实现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与共享。
而且采用工厂化批量生产,一旦出现构件深化错误、模具生产错误、预留洞偏差、生产质量缺项等问题,将导致大批量的构件错误,从而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在预制构件加工阶段,采用BIM技术能有效指导预制生产准备、预制生产、物流管理等众多方面。
预制生产准备
通过对预制构件的深化设计后的模型,进一步对拆分后的预制构件进行深化,结合标准族库快速确定预制构件加工模型,如图1所示,生产加工二维图纸。预制构件加工模型能有效反应几何尺寸、配筋、保护层厚度、预留孔洞、吊筋位置等有效土建信息,然后加入根据现场施工需求将机电专业管道、管件、部件、设备等需要预制加工信息,经数据校核后,形成加工图并直接生成加工清单及排产计划,由数字化加工设备生成加工。
图1 预制构件BIM加工模型
预制构件加工模型完成后,可利用信息共享进行构件模具绘制,并进一步对信息数据校核。模具的设计与制作均由预制构件工厂为主导。模具的精度决定了构件制造的精度。预制构件模型越精准,越能提高PC构件模具制作的精度。将来也可以研发AI监制,用来机器识别尺寸误差、预埋预留紧固措施是否得当、边角模具的方正是否牢固等工艺检查,及时发现错误。
预制生产
(1)生产方案模拟
工厂内预制构件生成环境较为复杂,涉及装备较多,如果运用BIM模型,提前在虚拟的环境中模拟生产情况,能及早的发现模具拼装错误,及时更正模具从而实际构件的顺利生产,如图2所示。运用BIM模型构件虚拟的生产环境,能有效排查生产情况,对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从而避免大批量返工。运用模拟生成,对工人进行生动的交底,能使工人迅速熟悉生产环境及工作内容,提升工作效率。
(2)碰撞检测
生产运用预制竖向构件和预制水平构件,并在预制工厂运用BIM技术模拟进行构件拼装,提前预防钢筋及管线碰撞等问题的出现,便于继续调整钢筋及管线布置。
图2 预制构件BIM生产模拟
预制构件物流管理
预制构件各类信息以二维码(RFID芯片)的方式输入预制构件生产厂家、构件编号、名称、楼号、楼层、位置、详细的规格尺寸、生产日期、混凝土方量及强度、配筋情况、钢筋厂家规格型号、混凝土等级、水泥厂家等使用情况,并注明工程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方便对构件生产中及出厂质量审查,确保出厂构件符合施工标准、质量标准的要求。通过二维码识别快速出场,且有效保证预制构件信息准确。构件运输到施工场地后,扫描二维码,能快速识别构件信息,方便预制构件库存情况及出厂信息维护。
- BIM学习群
- 微信扫一扫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