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BIM的理念与其相关理论技术尚处于形成发展过程之中,还有没形成一致看法。按目前较权威的美国国家BIM标准委员会对BIM的定义,BIM可分为产品(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即建筑信息模型)、过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建模或建筑信息模型化)与系统(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建筑信息管理)三个层次。
他们认为BIM的产品层是描述建筑的结构化数据库(a structured dataset describing a building),是一个工程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是基于开放标准的、工程项目信息可以分享的知识资源。而过程层(BuildingI nformation Modeling)则是创建和利用项目数据在其全寿命期内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的业务过程,允许所有项目相关方通过数据互用使不同技术平台之间在同一时间利用相同的信息。
这种产品(product)、过程(progress)与人(people)的三P分类方式在控制论、信息论与系统论等方面都有理论支撑,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分类方式。例如ISO9000标准中就把企业的生产体系分为资源、产品、过程三部分:其中产品是过程的结果(有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等),而过程是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的系统。
但在美国BIM标准的第一版(NBIMS-V1)中,BIM的第三层却被定义为系统,该版本的系统层被称为建筑信息管理(business structures of work and communication that increase quality and efficiency),认为BIM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为该设施从建设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
NBIMS第一版把系统层定义为过程,过程层却同时也是个系统(过程是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的系统),这个重叠交叉的BIM层次划分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直到2015年,美国BIM标准委员才在NBIMS的第三版中修正了这个错误。该版本把建筑信息管理定义为利用数字原型信息支持项目全寿命期信息共享的业务流程组织和控制过程。建筑信息管理的效益包括集中和可视化沟通、更早进行多方案比较、可持续分析、高效设计、多专业集成、施工现场控制、竣工资料记录等。
这种产品、过程与控制的划分方式事实上把整个BIM看作一个系统,按输入(资源)、转换(即过程)、输出(产品)与控制四要素对系统进行划分(美国BIM标准的研究对象是软件与数据,因而不需要把人等资源纳入研究范围),不仅符合当代系统论的基本原则,而且与IFC核心层的产品、过程、控制三要素建立了一一对象关系,拥有较强的生命力。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华筑建筑科学研究院 有节选
- BIM学习群
- 微信扫一扫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