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对项目成本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三个方面:
1)施工前成本管理
在施工前准备阶段,可视化展现出施工过程和重要环节,将现实事物与抽象构件一一对应起来,便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更加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疏漏点,进而更加有效地采用应对方式和手段。
①图纸会审
各专业人员基于施工图纸上的重点内容,进行相应三维模型构建。一方面在设计过程中,有助于提升对图纸的认知和了解,另一方面,构建的模型有助于后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将所有专业的问题以可视化的形式在一个平台上展示,解决了以前专业不同、软件不同带来的问题遗漏现象,有助于及时发现同一专业之间、不同专业之间的图纸冲突和矛盾,定位不合理之处,并及时与参与方沟通协调,商量得出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样的三维模型是清晰、明确、简单易懂的,不会造成对同一内容的混淆和误解。最后只需根据设计单位的修改结果,通过三维模型进行相应纠偏。
②成本预算
基于三维动态施工模拟,可以更加明确地观察到施工方案的各个细节、各个关键点。由于BIM技术包含了成本维度,因此施工方案中也包括成本方案,在方案制定过程中,要对成本进行预先核算,便于后续将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及时发现超预算等严重问题,避免后续影响施工过程。
2)施工过程成本管理
①工程计量与计价
基于该技术,所有相关数据、相关模型都被集中在一个平台上,避免平台不同造成的错误遗漏现象,在计量与计价时,只需如实记录已完成工期、尚未完成工期,根据自动化运算,就可以得到对相应成本内容的核算,形成相应时段进度款,在与平台系统进行连接后,可以实现进度款的自动申请,不需人工干扰和参与,避免由于人工计算偏差和记录错误,导致的投入缓入的情况。
②材料管理
在BIM模型搭建初期,模型中已拥有材料的类型、材料的用量等需求,因此在施工过程开始后,可以实现对材料需求的自动化运算,并根据库存的整体信息,进行需求计划的编制,并根据计划与实际情况的偏差,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当工程进度发生变化时,需要对BIM模型的指标和参数进行优化,系统的计算方式可以进行自动化调整。
3)施工结算成本管理
如果核心要素发生变化,要对模型参数和指标进行更新,按照实际情况,将数据与模型进行关联分析和运算。
- BIM学习群
- 微信扫一扫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