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召集大量的建筑及结构设计团队以及能够有效提供技术支持的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悉尼大学等机构团队一起,对于一些特定行业展开了针对运营管理方面的行动计划,而悉尼歌剧院则是其中的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悉尼歌剧院并不是一一个传统意义上运用全生命周期BIM技术建成的项目,因为悉尼歌剧院竣工于1973年,最早近似于现在BIM技术原理的三维设计平台ArchiCAD也是在此之后若千年才面世,所以当时得以实现其独特贝壳造型的手段无疑是较为原始的。
(1)原有建筑的运维意义
悉尼歌剧院规模巨大、造型独特、结构复杂,在此基础上其内部功能也非常繁多,包括7个剧院、上千个房间,共有近千名工作人员,每年承担超过1500场演出。在250年的使用年限中,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可能一成不变,而传统的2D图纸技术已远远不能应付需要的变革,如何做到有效地进行运营管理成为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2)三维平台上的模型建立
2002到2003年,两年的时间,设计团队们在原有建筑数据的基础上通过MicroStation三维设计平台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数字信息模型(建筑师的工作甚至包括隔音板和各种结构装饰的还原,而结构师的工作则囊括了所有的梁、柱,以及屋顶上的各种构件的还原)。在此基础上,前期的各方投资将更加实际,并且可以有效将除了设计、结构以外,诸如电气、水力等相关工种联系起来。
(3)运营管理中的信息处理
整合的数据信息通过FM:System进行具体处理:①模型分解:集成的数字模型可以通过分解,针对具体的结构细节或空间单元进行研究,调整;②可视化查询:通过颜色编码技术,将建筑物抽象成若干标有不同代表色的几何形状,通过点击得到所要的性能指标;③标签系统:将所有的图纸进行数据信息化,每一面墙、每一扇窗都做标签处理,使将来的查阅变得系统而便捷;④智能分析: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创建特定的规则,对每一个可能的突发状况进行预判,告知使用者将会导致的各种针对性影响,这样一来,当个别单元出现异常或故障时,可以及时作出反应。
(4)潜在的Web服务
在运营维护的设施管理中,还包括Web服务,方面它可以在将原有的数据信息结合起来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更新甚至是替代,让业主、员工、承包者都可以进行查询与调整,并且考虑到发展的需要,加入了内部网。
总结:悉尼歌剧院因为运营管理概念的注入,因为BIM技术的提供与支持,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服务于来自于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
- BIM学习群
- 微信扫一扫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