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代表新的生产力和发展方向,将助推生产力质的飞跃,引发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信息化是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但同时也是水利工程的突出短板。目前在诸多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均已专门列入信息化规划部分,建立了大量BIM模型用于工程设计、施工、运管。然而目前我国尚无完备的标准体系来评判水利水电BIM数据交付成果是否满足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要求,对于BIM技术的安全性、适用性、规范性认证评价体系也亟待完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人员管理水平不一、BIM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成果交付、数据共享、软硬件环境等方面存在鱼目混珠的现象。因此开展BIM认证,有助于规范BIM工程质量,为BIM建设成果评价提供依据,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01 BIM认证的动力
BIM认证是指对BIM产品提供者的产品、服务质量、和能力的第三方合格评定活动。对于行业来说,开展BIM认证服务有助于推动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保障工程数字资产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适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路线、提升数字化技术实力和管理成熟度、降低成本提质增效、增强市场竞争力。
(1)为数字资产提供质量保障。BIM技术是构建数字中国的重要武器,是工程信息化时代宝贵的 “数字资产”。但如果数据来源存疑就无法利用,而认证则是一项重要的质量保证措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部委正在积极形成合力,推动BIM认证工作的开展,为社会积累更多的优质BIM资产。
(2)客观评价BIM价值。长期以来企业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将BIM技术应用在工程领域,但却无法明确的回答BIM为工程带来的效益。通过一整套完整的评估评价体系对各类工程的BIM成果进行认证定级,如BIM技术在工程中发挥的执行、运用以及效益情况等,为甲方提供评判依据。
(3)提升BIM管理水平。BIM模型的数据展示只不过是BIM技术的载体,更重要的是进行BIM管理,管理整合BIM模型中展现的数据内容。通过BIM认证将“粗放型”的项目管理升级到“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从而加快决策进度、提高决策质量、提高项目质量、降低项目成本、增加项目利润。
02 开展水利水电BIM认证的建议
水利工程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高、承担社会责任重,因此在建设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BIM技术虽已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管中均有应用,但仍完全打通各个阶段之间的壁垒,需要进一步规范BIM模型的设计和管理程序。当然,开展BIM认证需要各单位的主动配合,这对于生产任务繁重的各单位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但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的BIM生态环境对水利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无疑是利大于弊的。对于开展水利行业BIM认证,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紧跟国家政策。2021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水利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破局之年。推动高质量发展,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乎基本实现现代化,关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中央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转折关口提出的引领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要全面落实这一战略,数字化信息技术是重要支撑,BIM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通过开展BIM认证,可以更好的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服务高质量发展目标。
(2)把握行业需求。铁路、建筑、电力等行业BIM认证工作进展十分迅速,已经开始了认证工作,水利行业面对其他行业的冲击具有现实紧迫感。同时,对于一些数据化转型较早实力较强的企业,无论是对BIM技术的研发或是应用都取得了较大成果,但却并没有相关机构去证明这些企业的技术能力,因此需要企业需要一套体系来证明自身实力,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3)落实试点齐头并进。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一批水利工程,具有良好的试点基础以及迫切的业务需求。通过制定认证标准、建立人员工作体系,可以加速开展试点工作。认证服务可以从项目到企业,面向各级组织(建管、施工、业主)颁发认证证书,对于企业提质增效、保障安全、扩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03开展BIM认证面临的阻力
目前国内各大水利水电设计院的认证认可服务以三体系认证为主,只有极个别单位如中国电建集团昆明院进行过BIM项目认证,大多数单位没有进行过BIM认证,分析BIM认证潜在的阻力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认证基础不完善。要开展水利水电BIM认证,需有完善的认证机制,科学的认证标准,合格的认证人员,透明的认证流程等,然而目前行业内尚无机构具备此类基础条件,因此开展此项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认证意愿不强烈。首先开展认证需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无论是对业主方,或是设计施工方,都增加了一定负担;其次由于BIM认证等级并不属于国家强制性从业资质要求,因此会降低各单位开展BIM认证的意愿。
(3)认证等级不一致。行业内各单位间BIM技术实力参差不齐,对于头部企业,高级别的认证等级犹如锦上添花会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得更多优质资源,对于尾部企业,认证则无异于火上浇油,低级别的认证等级加之孱弱的技术实力,会加速落后企业的淘汰。
以上几点是切实存在的难点问题,也是开展BIM认证工作必须要正面解决的,开展BIM认证服务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分析国家政策、预判数字化发展未来趋势、结合其他行业BIM应用现状及问题、总结水利行业BIM发展困局后综合得到的“破局之策”。
04 开展水利水电BIM认证的益处
水利水电BIM认证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在认证标准制定、认证人员培训、认证体系设计等环节上都需要不断探索完善,但通过认证服务可以促进BIM技术与水利行业的深度融合和应用,助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健康、规范、高质量发展。认为具体有以下几点益处:
(1)树立行业标杆,促进BIM发展。以认证等级界定项目准入门槛,适当倾斜资源分配,倒逼“落后”企业加速信息化转型,提升BIM应用水平。
(2)建立统一标准,保证工程质量。BIM建模软件多样,标准不一,难以保证项目建设的规范性,通过统一的认证体系对项目进行检验,规范化模型生产,以“体检认证”的方式保证BIM模型的质量,逐步祛除劣质工程对BIM未来发展的慢性毒害。
(3)摆脱“两张皮”,建设数字资产。BIM只有真正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应用才是优质数字资产,质量低下、不合标准、不能统一管理的BIM模型是无法有效利用的,只能形成数据冗余,通过认证服务可为数字工程定价赋值,为数据付费流转提供依据。
(4)紧跟国家政策,助力建设数字中国。国家在顶层设计中不断强调数字化转型,加大信息化投资并出台相应政策扶持,未来中国必定是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中国,目前来说BIM是各大行业公认的通向数字中国的道路之一。确定了前进方向,就必须扫清前行道路上的障碍,BIM认证就是促进BIM走向未来的助推器。
(5)发掘BIM模型价值,提升BIM数据管理水平。长期以来BIM软件作为“翻模工具”,并未发挥出BIM的全部价值,是因为BIM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通过BIM认证规范数据生产、管理过程,可延长BIM的生命周期。
(6)弯道超车,补齐短板。对比电力、交通等行业,水利在第一波信息化浪潮中是差等生,2021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将带来新一轮数字化变革机遇,水利行业抓住此次机遇才能实现弯道超车,补齐信息化短板。
- BIM学习群
- 微信扫一扫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