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模一致性审查到底有什么用? 图模一致性审查是推动BIM技术应用的关键。目前设计BIM实施形式主要有翻模、辅助设计、正向设计等,当前应用情况最多的是翻模和辅助设计,但二者会因为协同、版本、反馈时效等原因会出现较多图模不一致问题,甚至会出现构件丢失、不对应,而当前BIM正向设计下的图纸和模型也会由于工期紧张、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出现模型质量不佳,与图纸不符的情况。 设计方、建设方在拿到二维施工图纸和模型后需进行图模一致审查,以确保图模相符,达到交付标准。如果交付成果不进行图模一致性检验,则会造成图、模各自的差异和错漏,导致成果无法交付、应用,使得设计师们的辛苦成为无用功。 另外,在工程建设整个生命周期中都是以施工图纸为法定交付物,如果设计交付的模型与实际施工图纸信息不相符,那么后续的造价、施工、运维等环节则无法运用模型的有效数据,更无法发挥模型应有价值,而BIM技术的核心价值点正在于模型数据在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流转、共享与共用。 可以说,图模一致检查正是为了解决目前行业内存在的翻模、辅助设计现象带来的一系列交付不合格问题,通过图模一致检查倒逼设计行业从“翻模”逐步转变为“正向设计”,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模型设计质量,实现一模到底,真正发挥BIM模型数据价值,从而驱动BIM一体化和全生命周期的落地应用,实现整个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
二、怎么才算是图模一致性审查?
图模一致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图和模完全一致、百分百匹配重叠,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场景下图纸和模型信息相符。 通过对多个项目的摸索和尝试,以及多家设计院的调查走访,我们尝试给图模一致下了定义:BIM模型中各类基准定位图元与实体构件的几何定位信息、尺寸信息、专业属性与对应图纸的表达一致。 具体包含: 1、图纸与模型反应的工程要素信息具有客观相符性; 2、图纸与模型在相同表达形式下,其样式描述一致; 3、在不同表达形式下,其内容实质性一致。
三、图模一致性审查到底审什么? 以某商业地产正向设计交付资料为例,图模一致审查主要聚焦重点图纸和模型的关键构件,区分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机电各专业及主要构件的不同属性,如尺寸、位置、属性等。同时进行分级、分类审查。
审图——
审模——
按各专业重点构件分类,核查构件的尺寸、定位、数量、标高及二维表达等。
建筑专业重点聚焦墙、地面、洞口、门、窗、电梯、楼梯、扶梯、坡道等构件。
结构专业对基础梁、垫层、集水坑、排水沟、结构柱、结构墙、楼梯、坡道等构件进行常规检查或抽查,校验是否图模一致。
给排水专业关注消防安全,重点核查消防栓箱、管道、水箱、气压罐等构件,对地漏、仪表、门等构件进行重点区域抽查,核查数量。
暖通专业对冷水机组、水处理设备、风机、水泵等构件与图纸进行明细表的对比,并抽查构件位置和二维表达。
电气专业则主要以抽查重点房间为主,核查配电柜、直流屏、开关、插座等构件类型、数量与位置是否与二维图纸相符。
四、图模一致性审查有没有 专门的检查工具? 在前期推行BIM审查的阶段,由于图模不一致、图模分离审查,已经对设计用户的交付造成了一定负担。在没有专门的图模一致性检查工具之前,各设计院、甲方等角色主要是通过硬性管理规定+专员审核+模型重点审核的方式,来校验交付的图模质量,保障图模基本的一致性。 例如某甲方集团对某设计院提供的基于海洋乐园地下管廊部分的设计方案图纸所搭建的BIM模型进行校验时,需要一边看二维图纸,一边打开模型寻找对应的信息,对重点构件、设计原则及强条规范进行一一核查,最终还要签署BIM模型一致性确认,通过谁承诺、谁主责的方式来规范一致性。 这种朴素的审查方式存在诸多不便,尤其对于交错复杂的机电专业管综图纸,非常容易出现错看、漏看的情况,难以准确保障图纸和模型的交付质量。市场和用户的痛点催生了配套检查工具的需求,要求运用技术手段实现提质增效。 广联达图模一致性配套检查工具在广州图模一致试点工作中表现突出。首创图模一致性审查能力,审查范围可覆盖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五大专业,实现位置、尺寸、属性等多项信息智能审查,涉及审查构件28类,审查点37条。同时提供叠图、剖切、测量等多样化工具辅助用户进行人工判断,助力图模一致性快速精准审查。 通过机辅人审,技术赋能,不仅能够减轻设计人员负担,轻松实现图模一致检查,同时也保障了图模交付质量,发挥模型数据价值,对推动BIM应用落地,打通设计、算量、施工等工程建设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图模一致试点工作是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的创新尝试,体现了行管部门对图模一致问题的关注,广联达图模一致配套检查工具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课题组一致好评。
- BIM学习群
- 微信扫一扫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