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的设计周期普遍较短,反复也多,但业主对质量的要求却丝毫没有降低,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每个设计师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在传统CAD设计模式中,建筑由各类三视图组成,每个视图只需考虑两个维度,立、剖面图也可理解为换了方向的平面图,高程信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常规设计流程中,一般先绘制平面,敲定功能,立面门窗、幕墙划分等可后续再设计。这些视图互相没有关联,一旦修改极易造成人为疏忽,但优点是灵活度非常高。
中国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周期无一例外都非常紧,业主朝令夕改现象又比比皆是,CAD灵活的特点正好适应这种快速变化的粗放式行业现状,在忽略错误的前提下,可及时输出成果。随之产生的副作用即这些错误一直传递到了后续施工阶段,边施工边修改,造成巨大资源浪费,用牺牲质量的代价来换取时间。
而BIM则恰恰相反,由于其三维协同设计的特性,在项目前期需必须涵盖第三维度,信息量猛增。比如Revit墙体,在平面中绘制时,软件强制要求设置底部与顶部限制,确定其空间位置,而CAD中仅仅是2根线。再进一步,在复杂项目中除了高程信息还需考虑各类构件的空间交接关系,一旦修改,牵一发而动全身。
BIM三维协同的优点在于前期即可展开精细化设计,直观表达材料的构造关系,质量明显提升,大量工作前置,后续修改量锐减,缺点在于灵活度大打折扣。在当前行业背景依然粗放的情况下,业主更关心速度与结果,至于使用BIM技术与否并不是重点。
通常国内只需设计一个月的项目,国外可能需要好多年,BIM能够迅速普及离不开合理的时间周期。所以,国内建筑行业普遍速度为王的观念与BIM工作量前置产生了极大矛盾,BIM不够灵活的缺点暴露无遗。这就导致了设计师在应用BIM技术设计的过程中很难跟上进度,随之恶性循环。这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BIM推行阻力,即上游阻力。
俞侃 仅供学习交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BIM学习群
- 微信扫一扫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