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已经进入发展瓶颈期,一方面是后方几万亿级的建筑消费市场;一方面是现有的技术不成熟,装配率很低,建筑成本高。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相互牵制局面。如何把装配式建筑的品质升上去,装配率升上去,价格降下来,这就是中国装配式建筑领域急需要解决的实际性的问题。在当下中国政府举国之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大环境下,BIM技术也会逐步成为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必要手段。
BIM技术的优势
(1)可视化沟通平台。通过BIM技术建立3D可视化模型,可以提前对项目进行完整的理解,便于项目参与各方商讨决策出最佳的设计解决方案。借助BIM软件可以提高设计审查速度,确保项目实施速度,可视化的BIM模型能够进一步改善设计解决方案的品质。
(2)协同平台。BIM建筑信息模型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协调数据,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BIM技术还能做到防火分区、电梯井布置等的协调。
(3)计算机仿真性。在设计阶段,BIM可以对设计上需要进行模拟的一些东西进行模拟实验,如:节能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热能传导模拟等。招标、投标及施工阶段可以进行4D仿真(加上时间进度)、5D模拟(加入造价控制),运营阶段可以进行地震逃生、消防疏散等模拟。在施工过程中,可进行碰撞检查及施工模拟。同时还可以对施工现场布置、安全、物料摆放、设备移动等进行模拟,提高施工中的安全及效率。
(4)构筑优化性。BIM模型提供了建筑物的实际信息,包括几何、物理等。BIM的优化有两点方向:
一是项目方案的优化:5D模拟,将设计和投资回报分析结合起来,实时计算出数字的变化,可以帮助业主及设计单位对方案的判断选择,让方案更有利于需求。
二是特殊项目的优化:幕墙、屋顶、大空间的异型设计,这些异型设计伴随着施工难度大和施工问题多的地方,进行优化后可以带来显著的工期和造价改进。
(5)输出种类。利用BIM模型自动生成的效果图、三维建造模拟视频、场地漫游,另外可产出建筑设计图纸,结构图说及构件加工、机电图说、综合结构留洞图、碰撞检查报告等。
(6)政策支持。2011年住建部发布《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第一次将BIM纳入信息化标准建设内容,2013年推出《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2016年发布《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BIM成为“十三五”建筑业重点推广的五大信息技术之首;进入2017年,国家和地方加大BIM政策与标准落地,《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7》将BIM列为信息技术之首。
BIM技术+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产业对建筑、结构、设备等各专业的模块化设计、制作、施工等各个环节工作的协调性要求更高。BIM理念的推广,使得数字技术被有效地引入到装配式建筑组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施工和后期建筑的维护乃至拆除的过程。最大化的避免开始制造和建造以后才发现问题的情况,提前规范好设计流程,尽量提前排除可能出现的问题。
BIM和装配式建筑二者的结合,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利用BIM在设计阶段精细化建模,拆分模型;
利用BIM的模块化设计来设计出可重复利用的构件,建立自由组合的模块库;
利用BIM技术的自动统计功能和加工图功能,实现工厂精细化生产;
利用BIM技术实现现场吊装和施工模拟,优化装配式施工。
可以结合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传输技术。
在当前国内的实际情况下,BIM和装配式有很多相似的“缺点”,比如:
有大幅度的政策扶持;
有中国特色,为了获取政策优惠,有人做“先设计,后翻模”的“假BIM”,也有人做“先整体,后拆分”的“假装配式”;
缺乏普遍有力的行业规范;
来源: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0年12月
作者:肖杨 仅供学习交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BIM学习群
- 微信扫一扫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