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工程量算量一般用人工手工计算或者计算机软件计算。算量软件为钢筋算量软件、土建算量软件以及安装算量。传统算量过程为,根据设计图纸在钢筋算量软件中进行建模,输入柱、梁、板、基础等构件中的钢筋信息,之后汇总计算得出钢筋报表;然后用土建算量软件进行图形建模,对于各个楼层各个房间等不同构件根据做法不同套用清单和定额,汇总计算后得出清单与定额报表;最后用安装算量软件根据电、暖、通图纸,将给排水、采暖燃气、电气、消防、暖通空调等部件进行布置建模,汇总之后得出报表。得出钢筋、土建、安装算量后导入计价软件,然后得出工程控制价报表。如此一来,在算量阶段就至少需要3次建模,并且传统的算量需要算量工作者根据图纸一一对应构件输入,过程重复、繁琐、枯燥,浪费时间与人力。工程中水电暖等管道线路错综复杂,依靠传统二维图纸无法校核管道、线路等部件之间的碰撞问题,碰撞问题是造成设计变更、施工返工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进度与成本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1 天津某住宅楼revit模型
图2 天津某住宅楼机电模型
图3 天津某住宅楼revit模型导入算量软件
BIM技术在算量阶段主要优势为一模多用与碰撞检查。一模多用,顾名思义,构建一次模型多次运用。以天津某住宅楼为例,首先运用AUTOREVIT软件构建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在结构模型基础上建立机电模型如图2所示,从REVIT导出交互文件,然后将交互文件导入BIM土建算量软件如图3所示,在各个构件中输入相应信息,例如房间装饰,抹灰厚度,踢脚制作,以及相应的清单定额得出土建算量报表;然后在BIM钢筋算量软件中导入三维模型,在柱、梁、板、基础等各个不同部件中输入钢筋信息汇总计算得出报表;然后将机电模型导入BIM安装算量软件进行算量,最后进行碰撞、漏量、漏项、属性检测汇总计算得出安装算量清单。最后一步在计价软件中得出工程控制价报表。
与传统算量相比,BIM技术在算量阶段省去了一遍又一遍繁琐的建模过程;利用BIM技术算量更加规范化、流程化,避免了人为疏忽带来的问题;在建筑结构模型基础上建立机电模型之后进行构件碰撞检测,避免了后期由于碰撞问题带来设计变更而造成工程量变化、工程返工等问题。
- BIM学习群
- 微信扫一扫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