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案例:BIM技术在兰州东湖广场超高层项目中的深度应用(下)

2021年11月11日BIM科技1阅读模式

4 BIM实施过程

4.1实施准备

1)拟定项目级BIM实施方案与管控制度

针对本项目BIM应用目标以及重难点、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绿色建造等要求,编写项目级BIM应用实施方案,细化项目应用点的内容。同时,制定不同专业的实施管理制度,确保项目BIM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明确BIM成果交付的具体要求。

2)模型标准

项目按照六建集团BIM建模规范进行模型建立,包括构件族、机电样板、不同系统RGB编码、模型精细程度、模型绘制要求、族与构件名称要求等。同时,统一模型在各软硬件之间的传递规则,保证信息的完整。制定设计变更对模型更改记录模式,保证模型的时效性。

3)明确BIM成果要求

在本项目中,BIM技术应用产出的成果文件主要包括结构、建筑、钢结构与钢筋、机电管综、幕墙等专业模型文件,碰撞检测报告、图纸会审记录、BIM5D过程资料、可视化交底文件、导出的各专业图纸、施工方案等。

4)公司管理族库的创建

在项目BIM实施开始时,根据六建集团BIM技术发展规划,通过建立符合企业VIS识别要求的场地布置族、各类构件族、机械设备族等等,通过建立网页端BIM族库平台做到企业内部资源共享,利用已创建好的族文件提高建模效率,并不断整理补充企业所需的各类族文件。

5)人员培训

组织企业各个项目BIM实施人员进行培训,根据实施人员技术水平,分为基础班与提高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软件操作、硬件知识、建模标准、项目应用思路、动画制作、视频剪辑等等。

6)过程控制

定期开展BIM专题会议,即项目现场问题协调会,有效落实工作分工、协同以及重难点问题的高效处理。依据本项目的建设标准及管理目标,进一步建立项目BIM过程监管及应急预案体系,结合奖惩激励制度规范项目建设,保障本项目顺利开展及圆满建成。

4.2实施过程

4.2.1场地布置模拟及优化

应用BIM技术直观可视化的特性,解决了现场平面布置的问题。在三维空间中划分不同区域,分阶段创建场布模型,依据施工平面布置原则布置各种临时设施与现场道路,并满足企业VIS标准与安全文明工地的需要,导出平面图指导现场布置。同时,根据施工部署将钢结构、幕墙、内装、主体等垂直交叉作业按进度模拟,规划现场布置及垂直交叉作业防护模拟,确定悬挑防护棚位置,精准控制现场动态布置,明确安全管理重点,并利用BIM5D管理平台进行定时巡查,保障施工安全(见图3)。

 

图3 场地布置与BIM 5D巡视

4.2.2机电管综优化与孔洞预留

因本项目专业多且结构复杂,通过全专业模型的建立,使用Navisworks进行整合、碰撞检测并出具报告,与设计院沟通并解决,避免返工,节约工期,共计找到并优化碰撞17411个点位。导出成为单专业平面图与全专业综合图,现场以此为据进行施工。以优化后的管道位置、标高、间距,确定支吊架的型式,综合考虑管道间距、外径、保温、重量等因素,通过MagiCAD优化布置并验算其可靠性,实现安全、美观、经济的效果。

4.2.3复杂节点钢筋优化与方案可视化交底

本项目是型钢混凝土结构,通过对钢结构、钢筋的模型创建,优化型钢的开孔位置与数量,通过BIM可视化的优势进行型钢与梁节点的优化与排布,解决钢筋锚固问题,节约钢材、避免返工。对复杂节点创建可视化交底视频,通过视频对施工员、班组进行交底,不像以前的交底只是依靠听文字内容来想象,通过直观的视频动画,加深交底印象,提高交底的有效性(见图4)。

 

图4 复杂节点钢筋优化

针对本项目重点、难点区域,对复杂区域进行建模,利用BIM可视化的优势进行技术交底,能够让操作班组更清晰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针对重难点的保障措施,在施工前就提前控制,以保证质量一次成优。在专家论证过程中,应用模型+方案形式,对提出的问题在模型中记录,会后统一修改。

4.2.4材料精细化管理

在场布模型中提前规划材料堆场,提前考虑场内转运与管理。作业面以60m2~100m?分区编号,编号采用楼号-层号-分区号形式。利用BIM技术将二次结构精细化排布,提取所需砌块数量,并对不规则砌块进行工厂加工。设备选型时,详细了解施工电梯吨位及电梯笼大小,规划砌块打包规格并进行编码。通过将打包砌块以卡车—叉车—施工电梯等机械设备一步到位至作业面分区,并定制钢托盘避免运输损坏。通过机械代替人工,提高运输效率,精细化提量并分区减少周转次数(见图5)。

 

图5 砌体材料精细化管理

4.2.5室外综合管网的优化设计

按照室外景观园林的设计图纸,进行室外给水、雨水、污水、消防及化粪池、消防接合器、室外消火栓等的设计与优化,并将雨水井、化粪池、检查井,管道等进行参数化建模,通过输出构件明细表辅助计算工程量及提取材料计划。

4.2.6BIM管理平台的综合应用

现场项目部管理人员发现问题直接使用移动端APP记录和拍照上传问题,并制定责任人,质量安全部门通过BIM5D平台生成的整改通知单形成管理闭环。

针对每条问题是否整改以及进程查看,让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有迹可循、精准管控。

项目采用现场信息化管理,利用管理平台的问题记录、通知、分类、汇总等功能的结合应用,信息快速传输,达到项目精细化管控的目的。

依托BIM5D管理平台,将三维模型与时间线、成本线进行关联,综合考虑多维度中存在的问题,在平台中管控每日进度落实情况,并与进度计划进行对比,以满足施工进度的管控与预警目的。

利用BIM的信息性和协同性,达到实时追踪物料信息的目的,设置构件出厂、进场验收,构件堆放、安装以及安装质量验收等节点。通过二维码管控从材料发出、路途跟踪、到场验收、安装完毕的全过程追踪(见图6)。

 

图6 BIM5D管理平台应用

5结语

5.1效果总结

本项目采用BIM技术与BIM5D管理平台,达到了项目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重点部位一次成优,有效避免返工,节省了工期及成本。本项目钢骨柱与钢筋节点、净高优化、重难点方案模拟与可视化交底、砌体精细化管理的价值尤为明显,凸显企业技术实力的同时,还获得了省市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的一致好评。应用BIM5D管理平台实现了全方位集成管控,改变了项目传统管理模式,为工程建设信息化管控提供参考,精细化项目过程管控。

5.2方法总结

5.2.1应用方法的总结

六建集团通过在本项目BIM技术的试点应用,总结修订六建集团BIM建模规范、Revit与BIM5D交互规范,编制BIM成果交付要求、BIM5D管理平台应用实施指南、BIM5D联合推动方案、标准化BIM实施方案等成果文件。上述文件充分考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及应用点,建立统一、开放、可操作的全生命周期BIM技术应用标准。不断补充完善企业族库,建立了六建集团网页端BIM族库平台,并推广到全公司进行使用。

总结了本项目BIM技术与BIM5D应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编制BIM实施指南,形成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提升企业在工程中应用BIM技术的内在动力与需求。

5.2.2人才培养的总结

本项目通过建立BIM团队,引导推广了BIM技术在项目的全面应用,锻炼了团队人才,先后有10人通过BIM等级考试,项目50名管理人员每人一个BIM5D账号,全面使用BIM技术。

建立公司BIM培训机制与BIM人员的选拔制度,结合微信平台进行BIM技术的长期培训,为公司全面推广应用BIM技术储备了人才,并将BIM实施人员向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打造出一支综合能力强的BIM团队。

作者:杨智明 陈斌 杜晓英 甘肃第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仅供学习交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BIM学习群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11月11日
  • 1、BIM学习网为资源共享网站,大部分资源均可在线免费获取,少数资源可通过VIP会员方式获取权限。
    2、所有均资源来自于网络及网友供稿,仅作为学习研究之用,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3、如本页侵犯到任何第三方权益,请联系QQ/微信:9-5-7-0-3-2-9-6提交相关证明后我们将及时删除。
    4、百度网盘分享内容难免有被取消情况发生,VIP会员可直接联系索取和谐内容。
    5、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BIM案例:BIM技术在兰州东湖广场超高层项目中的深度应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