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将大力发展智能建造和装配式建筑,从追求高速增长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
2月2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张小宏在会上表示,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重点从5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智能建造”成为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不仅是长远目标,更是必达使命。
两会再提建材行业节能降碳“智能建造”亟需加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绩,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筑业逐渐进入存量时代,发展面临下列挑战:
一是传统管理体制和建造模式相对落后,效率不高。
二是劳动密集、现场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高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产业用工成本高,就业吸引力弱,劳动者老龄化严重。
三是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智能建造推进总体滞后。主要表现为简单搬用外国技术,原创性技术不多,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字和图形处理的基础性软件系统;少有高效实用的人工智能工具和现场施工作业机器人;缺乏切实推动工程项目智能建造有效实施的数字化管控平台,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效果不明显。
同时,国家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也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根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达49.3亿吨,其中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1亿吨。根据推算,若要实现“十四五”规划的目标,2025年之前我国建筑的碳排放总量应控制在25亿吨以内,且年增速不超过1.5%;建筑能耗总量应控制在12亿吨二氧化碳以内,且年均增速不超过2.2%。
建筑业作为能耗大户之一,对“双碳”的达成影响至关重要,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或投资或研发多房企探索“智能建造”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张小宏表示,今年住建部的主要规划里,就包括实施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创建行动——在一些城市开展试点,建设一批示范项目,培育一批产业基地,加快完善智能建造支持政策,打造完整产业体系,培育智能建造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推进建筑机器人典型应用——研发关键技术,编制相关标准,形成一批标志性建筑机器人产品,辅助和替代“危、繁、脏、重”的人工作业,提高工程建设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而对于房企来说,在人力成本持续走高的背景下,通过各种智能建造提高运维效率,降低成本,也是去杠杆稳预期新周期下的有效选择之一。
在多重推动下,已经有多个房企,入局到这个领域中。
2021年底,住建部发布124个智能建造新技术典型案例,其中,自主创新数字化设计软件创新服务案例20项、部品部件智能生产线创新服务案例29项、智慧施工管理系统创新服务案例42项、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创新服务案例20项、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设备创新服务案例13项。包括有中建三局研发的超高层住宅施工装备集成平台(“住宅造楼机”),是融合外防护架、伸缩雨篷、液压布料机、模板吊挂、管线喷淋、精益建造等功能的智能建造设备,有利于实现高层住宅项目施工现场“工厂化”;还有美的置业的“智装配”BIM设计平台在装配式叠合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和成都市美好装配金堂生产基地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预制构件生产线,推动着高层建筑建造方式升级。
此外,还有些项目,虽不是房企直接研发,但背后也隐现着房企的投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少有14家智慧建筑相关企业完成融资,其中智鹤科技、小库科技、大界机器人、飞渡科技融资额度均达到或超过亿元。投资方中包括有房企基金,如碧桂园创投、保利资本、金地集团等。
碧桂园建筑机器人应用施工已超700万㎡
全国七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之一的碧桂园广东佛山凤桐花园项目两项经验做法“测量机器人和智能测量工具”、“施工机器人和智能工程机械设备”入选了住建部首批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
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对于建筑机器人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四年。且他在两会上,已经连续四年,提交了与“智能建造”相关的提案。今年,他在两会上带来的提案,主题是《关于加快应用智能建造产品技术、助力“双碳”目标、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他在提案中写到: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5G、新材料等技术与建筑业的融合,智能建造的时代正在到来。国内已经可以实现建筑机器人、建筑信息模型(BIM)、新型装配式建筑等产品和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协同作业,应用于勘察、规划与设计、生产、施工、监管与验收、运维与管理等建筑施工环节,能够很好地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和效率,也能够大幅减少工地上的建筑垃圾和废弃物,减少碳排放,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也正是因为有他多年的关注积累,碧桂园在“智能建造”上,已取得了广泛的场景应用。
截至2022年2月,碧桂园于2018年成立的建筑机器人公司——广东博智林有限公司(简称:博智林),已有21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25个省份超35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750台,累计应用施工超700万平米。此外,还有博智林在研建筑机器人近50款,其中绝大多数机器人通用于现浇混凝土工艺与装配式建筑施工。
除了集中力量研发、生产及应用建筑机器人,推进应用新型装配式建筑体系,博智林还致力于搭建以BIM(建筑信息模型)数字化技术为基础构建的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创新运用新型施工组织方式,将自主研发的建筑机器人大规模、系统性地应用于建筑施工大部分环节。
去年12月,博智林的“多机施工系统”在汕头金平项目首次完成“BIM+FMS+WMS+建筑机器人”多机施工系统的验收。成功实现同时调度8款施工机器人、6款运输及上料机器人、5款集中工作站,开展多机协同装修施工作业的任务。这项实践在国内智能建造领域属于首创,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建筑行业具有巨大的示范意义。
据悉,未来,博智林将继续开展建筑机器人、BIM数字化、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产品研发,加快建筑机器人试点应用,让更多类型建筑机器人走上项目工地,通过高质量、稳定的施工,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工地管理,提升工地安全性、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并通过科学的材料算量系统,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降低工业污染排放及碳排放,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来源:中国经济网)
- BIM学习群
- 微信扫一扫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