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印发《Development Bureau Technical Circular (Works) No. 1/2025 Adoption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for Capital Works Projects in Hong Kong》[关于在香港资本工程中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技术通告,(工程)No.1/2025],文件旨在推动香港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项目管理、资产管理效率,并促进整体建筑生产力的提升,规定:
从2025年4月1日起,所有政府资本工程项目的招标中,设计阶段的BIM模型必须作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文件包含在内。这一政策更新标志着BIM技术从“支持工具”转变为“法律文件”,从根本上改变了香港建筑项目的交付方式,这意味着:BIM模型成果成为了项目执行和管理的核心依据。
政策要点
1、适用范围
文件指出,项目估算超过3000万港币的资本工程,无论处于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还是施工阶段,均需采用BIM技术。这包括政府直接管理的项目、委托项目、补贴项目,以及由私人开发但最终移交给政府维护的项目。
2、法律约束力
从2025年4月1日起,所有邀请招标的施工项目,设计阶段的BIM模型将成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并具备法律约束力。合同文件中将明确指出,BIM模型的相关信息(如与二维图纸对应的模型部分)将作为合同的一部分,具有法律效力。
3、全流程应用
文件强调BIM技术将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
- 设计阶段:BIM模型用于设计评审、工程分析、空间规划等。
- 施工阶段:BIM模型用于施工规划(4D)、成本估算(5D)、数字化建造等。
- 运维阶段:BIM模型用于资产管理、设施维护、空间管理等。
- 智慧城市规划:BIM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集成,助力智慧城市发展。
BIM模型具有法律效力
合约关于BIM的调整可能在以下方面影响建筑行业:
- 明确合同责任:BIM模型成为合同文件的一部分后,模型中的错误或差异可能导致合同纠纷,因此需要更严格的模型管理和质量控制。
- 加强项目协作:BIM模型的法律约束性将促使各利益相关方(设计、施工、维护等)更早、更紧密地合作,确保BIM模型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 技术和流程调整:公司需要调整现有的BIM工作流程,以确保模型符合合同要求,可能需要额外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 法律和风险管理:企业必须熟悉BIM模型的具体合同要求,以避免因模型相关问题引发的法律风险或额外成本。
- 市场机遇:BIM服务提供商通过满足新合同要求的专业能力,提供质量管理和技术支持等服务,提升竞争力。
- BIM学习群
- 微信扫一扫
-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