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昨日,在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今年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发布的《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白皮书》中,济南首次进入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而在9月15日,济南市发布了《加快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打造数字先锋城市推进方案》,构建了数字先锋推进体系,大力推动济南数字化发展。
△9月26日新闻发布会现场
9月26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加快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打造数字先锋城市推进方案》进行解读。
1、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
2、打造黄河流域信息枢纽,中心城市和中国智慧名城;
3、率先提出打造数字先锋城市有三大优势:即数字产业化持续领跑,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城市数字化走在前列;
4、大力招引国内外数字化领域高端团队和原始创新项目落地转化。
加快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打造数字先锋城市推进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部署要求,抢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重大机遇,率先打造建成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协同发展的数字先锋城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引领战略,坚持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一体推进,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建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协同发展的标杆城市,引领山东乃至黄河流域数字化高质量创新发展。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数字经济产业能级达到万亿级,占GDP比重超过50%,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产业规模均达到7000亿级,城市数字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数字产业化发展水平快速跃升,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高地和特色产业集群。到2023年,以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超过5500亿元,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到4000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培育壮大30家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领军企业。
——产业数字化转型取得重大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到2023年,以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规模超过5500亿元,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高地,打造300个以上数字化应用示范项目。
——城市数字化示范引领能力显著增强,建成黄河流域信息枢纽中心城市和中国智慧名城。到2023年,建成4万个以上5G基站,初步建成省级低时延数据中心核心区,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打造100个以上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场景。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数字产业化,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1.打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高地。
(1)打造世界级信息技术装备产业高地。依托中国算谷,支持龙头企业构建涵盖关键应用主机、通用服务器、AI服务器、云服务器、边缘服务器的全产品线。推动新一代神威E级(百亿亿次级)原型机系统建设运行。推进量子通信、量子测量、量子计算等量子信息技术及装备研发。到2023年,服务器产销量稳居全球前三。(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2)打造国内一流的软件产业集群。加快中国软件名城提档升级,依托齐鲁软件园、明湖国际信息技术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等载体,加快济南密码应用与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大数据、信息安全、BIM(建筑信息模型)软件、区块链等特色产业集群,支持齐鲁软件园争创“中国软件名园”。到2023年,培育5个以上收入过200亿元的软件产业集群,建成10个以上省级特色软件产业园区(集聚区)。(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机要保密局、各区县政府、济南高新区管委会)
(3)打造全国领先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基地。围绕“浪潮”“超越申泰”等产品系列,招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构建集软件、硬件、应用和服务于一体的信创产业生态。推动省级信创适配中心建设,打造信创适配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信创产品适配应用试点示范,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和解决方案。到2023年,每年打造10个以上信创产品适配应用示范项目。(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
(4)培育壮大数字产业新增长点。推动碳化硅衬底材料向芯片、器件、模组等下游产业延伸,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进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推动卫星互联网、遥感、导航、卫星数据应用等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推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建设济南人工智能岛。实施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车路协同系统建设,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济南高新区管委会、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委会)
2.建设数字经济高能级创新平台。
(5)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组织实施一批省级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在数字技术领域开展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及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布局6G、太赫兹、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加快建设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探索契合我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模式。创新项目攻关机制,以“揭榜挂帅”等方式持续支持数字化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
(6)建设科技创新支撑平台。支持EDA(电子设计自动化)高性能研发中心、华为“三个创新中心”、百度“一基地两平台三中心”等平台建设。到2023年,培育重点(工程)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各级各类平台100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各区县政府、济南高新区管委会)
(二)推进产业数字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加快发展智能制造。
(7)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推进“星火·链网”超级节点(济南)建设,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构建多层次、系统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引导企业接入省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探索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创新引领模式。到2023年,培育3-5家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行业平台,打造60个应用示范项目,培育300家星级上云企业。(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8)推动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围绕37条产业链和40个产业集群,支持链主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案例集和工具箱。引导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离散型行业推进装备标准化信息采集与控制、自动化诊断、远程运维等系统建设。引导生物医药、精品钢和先进材料等流程型行业强化工艺数字建模、流程仿真等核心制造环节可视化支撑。到2023年,形成不少于100个行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9)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实施技改“双千”工程,推动装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围绕我市实施“西兴”战略,推动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数字化转型。推进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等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智能车间、智能场景、智能工厂、智能供应链示范企业,构建多层次智能制造应用体系。到2023年,每年实施1000个技改项目,累计培育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20个,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15个。(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4.深化行业数字赋能。
(10)加快推动智能建造。推进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推动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完善智能建造标准体系。开展BIM(建筑信息模型)集成应用试点工程,全面推广BIM住宅使用说明书。到2023年,打造数字化建造试点项目200个以上,新建住宅建筑实现100%BIM交付。(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11)推动数字赋能现代农业。构建农业智慧大脑,服务农业精准生产。鼓励特色农产品推广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智慧农业全要素、全系统、全过程技术集成创新与成果推广,打造一批智能、精准、高效、绿色的智慧农业应用示范基地。到2023年,打造40家以上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12)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进区域物流大数据中心建设。引导驻济金融机构加快智慧银行建设,推广智能柜员机、无人网点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数字文创产业,增强数字技术对内容创作、产品研发、模式创新、创意设计的核心支撑作用。到2023年,建设10个以上智慧物流园区。(责任单位:市口岸物流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
(三)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5.加快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13)高水平建设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推进5G网络建设,打造5G先锋城市和“双千兆宽带城市”。加快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提升IPv6用户普及率和网络接入覆盖率。申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争创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推广使用多功能杆,构建新型城域物联专网。提前布局卫星互联网、量子通信网等未来网络设施建设。到2023年,累计建设5G基站4万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大数据局、市城管局、市科技局、各区县政府、济南高新区管委会)
(14)提升城市算力辐射带动能力。优化城市区域算力中心基础设施布局,打造区域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济南智能计算中心,为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在各行业的融合应用开发提供低成本、便捷的算力服务。建设国家级超算互联网,探索面向黄河流域提供超算应用服务。到2023年,初步建成省级低时延数据中心核心区,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大数据局、市科技局)
6.打造整体、高效的数字政府。
(15)推动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完善数据要素产生、确权、流通等机制,推动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开放共享。实施政务云创新升级,建设城市大脑底座平台。开展政务数据资产普查,构建数据中枢系统。推广电子证照应用。依托“泉城链”,加快实施“数据上链”,实现数据资源安全可信、开放共享。(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局、市相关部门)
(16)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聚焦政府服务“一网通办”,完善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进市级各部门(单位)相关业务系统与市机关内部“一次办成”服务平台联通,持续提升“在泉城·全办成”智慧化水平。聚焦产业发展“一网通览”,推进涉企服务“三库一平台”建设,优化“济企通”服务企业云平台功能,构建“全覆盖、零距离、全响应”的服务企业新形态。(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7)提高政府治理效能。聚焦城市运行“一网通管”,加快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等“新城建”试点任务建设,完善市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提升综合指挥调度、系统融合应用、风险防范预警、事件应对处置和服务科学决策水平。完善全市统一的网格化社会治理系统,加强对各类信息采集、报送、分析、处理、监督以及综合评价等全过程跟踪管理。(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大数据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
7.构建智慧便民数字社会。
(18)打造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聚焦城市生活“一屏感知”,构建泛在化的智慧应用服务体系。构建泉城“一码通”运营服务体系,加快山东省互联网医保大健康服务平台建设,形成“互联网+医保+医疗+医药”健康保障服务体系。加快在线教育平台建设,打造网络教育内容制作中心,创新“互联网+社会服务”教育消费模式。(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教育局)
(19)推广生活智能化应用。加快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扩大智能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打造丰富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和应用场景。实施文化精品数字化工程,打造公共文化云、智慧图书馆、云博物馆、云美术馆、云艺术馆等线上数字产品。推广云上协同办公模式,加快平台经济发展,培育壮大直播电商、社群电商等电商营销新模式。(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依托市工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加快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打造数字先锋城市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推进方案实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明确职责任务,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工作落实。
(二)强化要素保障。充分利用市工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等资金渠道,加大对数字经济领域产品研发、重大项目和应用示范的支持力度。全面落实我市关于人才引进培养的有关政策以及数字经济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用电等要素保障。
(三)鼓励先行先试。支持公共服务领域创新应用区块链、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先进数字技术应用。鼓励重点区域率先开展数据治理、数据要素价值化、数字化转型、智慧应用等方面的探索。
(四)建立评价机制。以济南市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数字政府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主要依据,定期开展市、区县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编制全市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报告,推动数字先锋城市建设。
- BIM学习群
- 微信扫一扫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