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全球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正如火如荼地推广中,我国科技部等多部门也在大力推动这项技术落地应用。”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综合设计研究所所长张波表示,在建设智慧轨道交通的愿景下,首先要做好数字轨道交通建设,BIM是一种很好的技术手段。 在日前举行的“2021年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成果报告会(轨道交通领域)”上,张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智慧轨道交通目前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通过数字化深度融合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机械装备,最终实现智慧化。 BIM发展要迈过这几道坎 BIM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即建筑信息模型。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把实体的建筑信息化,将所有数据集成到一个模型上,用这种模型建成虚拟地铁,从而管控实体地铁,从而实现地铁的智慧化。 张波表示,BIM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很多问题:第一,标准还不完善;第二,缺乏统一的平台;第三,组织体系还要加强建设。 实际上,BIM技术概念最早来自于国外,引入到国内之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模型,第二个阶段是基于这个模型,可以开展一些具体的应用工作,比如说管线的排查、管线的碰撞,基于它进行管理;第三个阶段,把整个轨道交通数字化。”张波表示,目前BIM技术已进入第三个阶段。 记者了解到,张波曾负责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BIM总体设计与管理,此外还负责兰州、天津等多地区的轨道交通BIM标准制定工作等。在他看来,一项新技术应用于传统领域,最大的困难就是各参与方对这项技术的理解。 “从建设方到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大家可能对BIM这项新技术理解不一样,大家对它的诉求也不同。”张波说,通过协调各方统一制定标准,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各种培训交流,来达到目标的一致性。 谈到构建统一的城市轨道交通BIM平台的重点和难点,张波认为有两方面问题亟待解决:第一,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不同的参与人员,很多的数据汇聚到一起,要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数据统一编码体系,这是重点和难点;第二,最基础的建模软件仍来自于国外,可能会对我们后期国产化有一些牵制作用。因此,相关部门正在加推进研发基础软件。 智慧轨道交通处于起步阶段 “未来的智慧轨道交通,我相信它一定是一个人文的、绿色的、高度智慧化的轨道交通。”在他看来,智慧轨道交通首先是一个数字轨道交通的建设,BIM在推动数字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是一种很好的技术手段。 BIM究竟能发挥什么作用?张波将之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实现轨道交通的数字化;二是实现轨道交通数字化孪生建设,在轨道交通实体建设的同时,同步建设一套数字地铁;三是依托BIM,来推动参数化设计或智能化设计,智能施工、绿色施工、智慧运维等全链条智慧升级。” 张波表示,智慧轨道交通目前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但未来可期。“首先我们先实现数字化,在达到一定效果后,融合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机械装备,才是一个智慧化的过程。” 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有4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44条,运营线路总长度7969.7公里,其中地铁运营线路6280.8公里,占比78.8%,其他制式城轨交通运营线路1688.9公里,占比21.2%,当年新增运营线路长度1233.5公里。 对于未来轨道交通的发展态势,张波做出了自己的研判:“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可能发展趋于平衡,趋向于高质量发展。更大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市郊铁路、城际铁路,促进城与城之间联络互通。” “智慧”从车站开始 作为全国通车的第一条地铁线路,北京地铁一号线从1971年正式运行,到2021年恰好见证了半世纪的轨道交通巨变。 张波说,北京地铁的发展发生了三大转变:从最初的以战备防空为核心,转变为以交通运输和解决大城市病为核心;传统的人工设计、施工和运维方式,逐渐转变为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式;未来,智慧化将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
- BIM学习群
- 微信扫一扫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