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现任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兼任湖南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会监事长、湖南省工程管理学会副理事长,曾获中国建筑劳动模范、中国建筑业优秀高级职业经理人等称号。
具有多年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目前主管中建五局科技、质量、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01、中建五局作为央企对BIM应用如何定位?
在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大环境下,中建五局作为央企对BIM应用如何定位?
首先,随着党中央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质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化建设与工程建设行业的融合越来越深,建筑业数字化也是势在必行,如何快速全面实现建筑业数字化成为我们需要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BIM作为建筑业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作为数据载体,是实现从设计到建造再到运维的基于数据驱动的建筑全生命期管理的重要途径,因此BIM给我们指引了一条数字化变革思路。
然后,我们中建五局作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骨干企业,央企中的一员,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推进中国建筑“十三五”BIM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精神和《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十四五”暨中长期战略规划》战略部署,依托五局重大工程建设,整合全局BIM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在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开展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及运维阶段的BIM技术应用研究,将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相结合,技术应用与管理创新相结合,不断提高BIM应用水平,积极推进BIM快速发展与应用。
最后,我认为BIM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是实现数字建造和智慧城市的一种基础性的技术。要想实现数字化战略不能离开BIM,通过采用BIM技术实现工地信息化数据采集,通过数字化实现全过程数据流转,通过数字化实现智能决策,通过智慧管理和数字建造提升项目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解决浪费问题,最终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所以我们对于BIM应用定位,一定是做好BIM与企业数字化转型配套实施,把目前技术层面的零散BIM应用提升到管理层面的系统BIM应用,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慧化来体现BIM价值。
02、中建五局如何规划BIM应用推进?
中建五局在推进BIM应用的过程中是如何规划和思考的?
首先,我局对于推进BIM技术应用的思考主要从BIM的发展现状、BIM应用水平、BIM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五局BIM技术的发展规划等方面来进行考虑的,具体对五局BIM应用规划主要是一个目标、两个阶段、五项举措进行推进。
一个目标:
构建以BIM为基础的数字建造管理体系。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升级项目生产方式,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实现管理业务在线化和生产作业自动化,改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大幅提升五局总承包工程的建造水平,促进主营业务的精细化管理,通过与五局设计业务、投资建造业务的和运营业务的融合和集成,最大程度发挥BIM技术在“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联动中的集约优势。来构建企业竞争优势。
两个阶段:
一是BIM技术稳步提升阶段。主要着重于基于BIM的创新和研发、BIM示范项目的打造、BIM专家的培养等。
二是BIM技术全面普及的阶段。主要是全部采用五局自己的BIM管理平台,实现投资、设计、施工、运维全过程的BIM技术应用及基于BIM的集成化项目管理。
BIM技术将成为设计人员、工程项目生产技术和管理主要人员的必备技能之一,实现项目生产管理业务的数字化和在线化。
五项措施:
一是加强统筹加强引领。按照“统筹规划、协同作战、标杆示范、全员应用”的统一方针,局层面主管部门需加强BIM统筹引领的团队力量,统一编制应用标准,统一建设应用平台,统一规定应用软件,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格式。
BIM推进要以应用为主,研发为辅,当前主要工作是把项目的BIM应用能力和水平进行再提升,研究部门应聚焦于BIM前沿技术的研发。设计院的正向设计与二级单位的逆向建模要同步推进,加强管控模型质量,减少重复建模工作。
二是分工协作成果共享。局主管部门统筹任务做好分工,把管理制度完善、应用标编制准、考核办法优化、族库和平台建设这些任务都分到各二级单位,集中全局力量分工协作,做成之后成果全局共享,通过整体作战、协同作战来提高BIM应用能力和水平。
三是打造团队凝聚人才。进一步加强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培训基地,分线条分层次开展培训,在领导干部及项目经理培训班中分别增设BIM课程讲明BIM价值,打造专业齐全、层次匹配合理、具有实际应用经验和较强竞争力的BIM人才队伍,实现“高层能懂、中层能用、基层能做”的目标。
四是完善机制分步实施。进一步健全BIM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优化考核办法,针对各二级单位不同的现状下达不同的考核指标。所有项目必须都要用BIM,不同项目应用的深度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合理配置人员,做好人力物力保障,实现项目100%用BIM。
明确示范项目应用清单,强化示范项目应用与推广,做好示范引领及观摩打造,加强示范工程的验收和评价,推动大家来加强BIM应用工作的建设。
五是加强交流、宣传与创奖力度。大家要经常走出去看一看,内部单位之间要多交流、多探讨,通过交流、通过学习找到我们与外部的差距。加强各亮点特色项目BIM成果的宣传打造,多承办行业会议或参加论坛并发言。加大创奖的力度,加强参赛成果的总结提高参赛作品质量,通过创奖来提升五局BIM应用水平。
03、BIM技术如何与建造阶段核心业务结合
在五局的实践中,BIM技术如何与建造阶段核心业务结合,做到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
建造阶段的核心业务,主要集中在实体生产,成本管控和品质提升,BIM技术与建造阶段的业务进行结合,能切实可行的实现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
一、 实体生产:
在项目建造阶段实体生产是最主要的部分,包括方案的编制、过程的进度,现场的管控等核心工作,只有项目实体生产良性发展,项目才能正常且健康的运作下去。利用BIM技术与实体生产的结合,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角度,提高生产效率。
1)事前策划:通过BIM对不同专业的建模,进而找出图纸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并结合业主的需求,进行图纸优化,提高图纸的正确率,减少未来施工中的不确定性。利用BIM技术进行深化设计,提高构件的加工及实施精度,实现各专业的协同应用。
2)事中管控:在施工过程中,利用BIM三维可视化交底,让一线的管理人员更能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重难点,减少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利用BIM模型与现场进度进行结合,实时反映进度情况,得出差异结果并及时采取措施修正进度;将工程资料与BIM模型进行关联,在平台进行关联的归档资料,做到项目的三同步。
3)事后检查:通过三维扫描仪与BIM技术的结合,对已经施工的实体工程进行扫描,结合BIM模型分析,对比找出实体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减少后期再进行调整工作难度。
二、成本管控:
工程造价是项目运营是否良好的关键因素,成本管控是项目盈利能力的体现,利用BIM技术结合工程量测算,材料管理等因素提高项目的成本管控能力。
1)工程量测算:利用BIM参数化建模,对构件赋予了尺寸、型号、材料等的约束参数,同时模型中对于某一构件的构成信息和空间、位置信息都精确记录,模型中的每一个构件都是与显示中实际物体一一对应,所包含的信息是可以直接用来计算的,可以在BIM模型中根据构件本身的属性进行快速识别分类,工程量统计的准确率和速度上都很大的提高,通过BIM工程量与实体工程量进行对比,进行工程材料的计划和使用,节约成本。
2)工程材料:工程实体的人材机费用里面,材料费的比重最大,管控好材料费对于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结合BIM建模,导出项目的大宗材料工程量,结合项目进度计划安排和工区区段划分,分析出各个时间段项目的材料需求计划,进而提前做好采购措施;同时,对于已完成的工程中的材料消耗,结合“赢得值法”,进行费用效益分析和进度效益分析,找出上一个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下一个阶段的施工中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出现问题。
三、品质提升:
品质包括工程的实体质量及企业管理品质,将BIM技术与质量管控进行结合,实现产出增加及效率提升。
1)实体质量:BIM技术在工程质量控制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施工方案模拟、质量检查对比、施工质量控制高效的沟通机制、收集整理现场质量数据等几个方面。重视对关键、复杂节点,防水工程,预留预埋,隐蔽工程及其他重难点项目,利用BIM模型可视化、虚拟施工过程及动画漫游进行技术交底,使现场操作工人更直观的了解复杂节点,有效提升质量相关人员的协调沟通效率。
2) 管理品质:质量品质的提升对于公司来说是一个隐性的受益,借助优良的产品,产生良好的市场口碑,进而抢占以及开拓市场。借助BIM技术,优化项目管理体系,加强信息传导,减少信息不对等性,让项目和公司的管理层更好的做决策,更好的提升项目的整体质量管控水平。
04、企业推广应用BIM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
在您看来,企业推广应用BIM过程中普遍存在哪些困难,有什么解决办法或思路?
我认为企业推广应用BIM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困难有以下几点,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管理类:
1.创效不明显,领导层普遍重视程度不高。有些BIM工作效益产出不明显领导不认可,且浅层次的BIM应用对项目的用处不大,深层次的应用投入较多,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
解决办法:
1)多结合生产业务、技术方案、生产进度、成本商务等应用才能产生价值;
2)多与领导交流隐性效益,比如工作方式的改变;
3)让各线条利用好BIM这个工具选择实用性的应用点进行应用。
2.专业难相通,各线条领导BIM意识薄弱。很多项目的BIM模型各业务线条不太愿意去用,或者提出模型需求后又未采用模型或者模型完成后没有及时使用上。
解决办法:
1)做好策划制定好应用流程;
2)发挥自身应用优势,吸引各业务线条人员参与;
3)多业务线条普及BIM培训,多讲解BIM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帮助;
4)BIM发挥的作用要体现出来,不要默默无闻;
5)让各业务线条把BIM当成一项技能或工具,而不是把它当成一个线条和专业;
6)提前确定需求选择早介入或不介入。
3.归口部门杂,设计、科技、信息等都挨边。BIM在设计阶段、科技领域、信息技术领域等都有涉及。几个部门之间经常是都要参与但是不作为重点进行深入,部门之间又很难紧密配合好。
解决办法:
1)需要高层领导参与,各部门各线条组织团队基于某一个项目开展BIM应用。
2)各部门各线条均要设立一个基于本线条专业的BIM学习、结合应用及推广的人员。
4.应用度不深,标杆项目观摩展示花哨多。个人认为很多项目观摩的很多应用点不实用,或者说性价比不高,很容易把BIM应用带偏,比如花很多钱做一个很炫的展厅,或者说用BIM+智慧工地平台,但是平台各业务板块又没有很有效的与BIM结合,最后也很难真正落地,我觉得其实更多的应该基于模型结合各业务板块去做应用。
解决办法:
1)BIM标杆项目要加强全项目人员的BIM培训,做好人人会用BIM;
2)前期共同列出可实施的基于业务的BIM应用点,进行落地。
5.人才不满足,从事BIM专业的人在变少。主要原因是BIM人员在公司晋升慢,在项目存在感低,慢慢的很少有人愿意做。
解决办法:
1)鼓励BIM人员横向学习与发展,不只是为做BIM而做BIM,要参与到其他线条,不局限在BIM框框里,同时优化转岗条件;
2)要求项目总工持BIM证上岗;
3)加强BIM专家培养,为BIM爱好者提供平台;
4)所有新员工必须进行BIM培训。
二是技术类:
这一类的问题我主要列几点,具体的解决办法还要各从事BIM的专业人士共同思考。
1.设计模型向施工模型难转化;
2.BIM平台与商务等业务未打通;
3.BIM标准化应用难推进;
4.各类BIM软件数据转换繁琐。
05、如何看待建筑业信息化自主可控?
近两年各行业频繁出现“卡脖子”问题,您是如何看待建筑业信息化自主可控,核心BIM软件国产化问题的?
软件是信息化、数字化的主要实现手段,BIM技术和BIM应用无不以软件为基础和支撑。
信息技术的爆炸性增长促进了人们对新软件的空前需求,BIM的应用需求也催生了一大批与之相关的软件产品,市场上的BIM软件已经有近百种,目前BIM建模软件和基础平台主要被几家国际大型软件公司垄断,且国内大多数图形引擎是基于国外开源技术进行开发。
图形引擎作为图形处理软件方面的“芯”,是必须解决的“卡脖子”问题。
数据安全和数据交换上均存在问题,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加快攻克基础软件、核心工业软件等关键短板,中建集团也要求“切实加强自主可控,把握发展主动权。”
因此,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面临多种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我们很有必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BIM软件,从底层摆脱对国外软件的依赖,为智慧建造建造和智慧城市发展提供技术基础。
- BIM学习群
- 微信扫一扫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