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概况
(1) 项目简介
大东海俊海云筑项目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福泉高速连接线南侧、规划岚湖小学西侧,地铁樟岚停车场上盖地块,地铁樟岚停车场落地开发地块,该项目以樟岚地铁停车场为延伸,依托轨道交通站点人流聚集效应打造高密度的商业空间,是集住宅、商业、商务、市政配套及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等为一体的大型地铁上盖综合项目。项目合同工期:A地块为597日历天、B地块为491日历天、C地块为537日历天、D地块为670日历天。
(2) 项目创新性
本项目为地铁盖上项目,盖下地铁运营库为福州地铁5号线及6号线共用,保障运营库的结构安全至关重要,为此,我们采用了多种创新型施工方式,以此来保障运营库的结构安全。
1)采用结构柱位作为钢栈桥立柱落点,保证了运营库的梁板结构安全。
2)塔吊基础后期需拆除,在基础内预埋套管,后期采用绳锯切除塔吊基础,大大节省了工期及成本,并确保了结构安全。
3)预留柱头偏位采用钢抱箍作为木工墙柱模板的支座,确保构件尺寸及定位准确,保证了上部结构的整体质量。
4)项目采用数字项目平台,提高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实现项目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施工管理。
(3) 项目重难点
项目场地内地铁施工多,地铁安全关乎民生安全,项目体量大,重难点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上盖物业施工,防止高空抛物是本工程的重点;
2)对地铁运用库顶板变形缝处理为地铁上盖项目的难点;
3)场区临时排水的组织是本工程的难点;
4)通完盖上平台施工通道管理是本工程重点;
5)交通组织方案是本工程的难点 施工阶段场地狭窄,交通组织难度非常大,且和地铁施工单位(目前场地内4家地铁施工单位,后期地铁安装阶段可能更多)存在大量的交叉施工,所以交通组织是本项目的难点;
6)塔吊数量多,群塔作业管理困难。
(4) 应用目标
-
重构管理流程,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从顶层设计打破数据围墙,实现各级各类数据的流动;打造统一基于BIM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搭建一套良好的运营体系。
-
创新业务模式
根据需求寻找技术成本与数据分析价值最佳结合点,满足工程建造需要;另一方面是创造业务需求,为业主提供附加值服务,与业主共创经济和社会价值。通过安全、质量、生产融合业务提升业务管理精细度,实现企业集约化经营。
-
培养数字化创新型复合人才
各类各级管理人员加强数字化学习,融会贯通,从实际需求出发,为项目为企业创造价值,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在岗位以及项目级的落地应用,促进项目全体人员对于新技术的了解及认识,积累项目管理经验,探索基于BIM数字化模式下的项目管理思路,并为公司培养输出一批新技术、管理人才。
-
组织开展试点示范
通过本项目的试点应用,积累数字项目管理相关经验,完善形成公司应用性指导文件,包括人员配备情况,项目应用流程、应用结果及应用价值,积极推进新开项目全部采用BIM+智慧工地模式进行项目管理,最终可以在公司其他项目上进行复制推广,搭建企业级的数字项目平台。
(5) 应用内容
业务线 |
应用点 |
应用效果 |
生产管理 |
日常精细化管理 |
●总计划、月计划一键进入平台,通过平台周计划功能,编制派分任务,自动生成横道图,提高生产经理以及工长的工作效率。 ●手机端填报周跟踪数据,数据真实可靠,不靠记忆记录,提高施工员工作效率,进行数据留痕。 ●手机端劳动力、机械、材料统计,收集相关数据,网页端自动汇总数据,便于领导分析项目情况,进行相关决策。 ●项目管理人员通过移动端、网页端随时掌握项目进度。 ●通过平台自动生成日志,便于会议资料整理。 |
施工相册 |
●通过移动端随时记录现场的照片,汇总质量、安全、进度等模块中的相关照片信息,形成系统的施工相册,便于资料员收集资料,提高效率。 |
|
生产周会 |
●利用生产管理系统自动汇总上一周进度,质量,安全,人材机等具体数据,并给出相关分析结果,减少会前资料整理时间,便于周例会召开。 |
|
质安管理 |
质量巡检 |
●将工程质量问题通过手机端发起整改流程,加强问题跟踪力度,明确责任,便于过程存档,为后期数据分析决策提供依据。 |
实测实量 |
●利用实测实量功能解决现场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并且自动生成台账提高汇总效率。 |
|
工序验收 |
●项目固化验收流程,保障自检有效。清单式验收检查,验收表单自动输出,提升验收效率。举牌验收拍照,过程留痕可追溯。 |
|
安全巡检 |
●将工程安全问题通过手机端发起整改流程,加强问题跟踪力度,明确责任,便于过程存档,为后期数据分析决策提供依据。 |
|
技术管理 |
资料管理 |
●通过云端资料存储,解决各部门资料统一归档不统一,查找下载不方便,资料丢失的问题;通过手机端在线查看文档图纸资料,解决携带资料去现场的不便。 |
变更管理 |
●通过变更管理系统,可以将所有设计变更、图纸会审记录、工作联系单等文件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变更台账,明确相关责任人,从而追溯每一条变更的进展情况,并且能够将所有变更定位到图纸及模型。 |
|
文档交底 |
●通过将各类资料文档与二维码进行挂接,使现场管理人员及工人可以随时查阅相关资料,从而保障施工质量及安全。 |
2、技术应用整体方案
(1) 组织架构与分工
项目通过组建数字化应用小组,由项目经理牵头,设置技术支持小组,实施小组由各个业务口负责人负责,同时广联达项目实施团队入技术小组,辅助项目搭建覆盖全项目层级的数字化建设团队,共同推动项目数字化建设。
组织架构
3、技术应用实施过程
(1) 实施历程
(2) 技术应用过程
(一)生产管理应用
-
任务跟踪与生产上会
BIM中心对各楼栋周计划进行录入任务分配,每日登录APP即可收到提醒当日被派分的任务,各栋号对应负责人对任务每日三次进行查看更新,后召开生产周例会进行系统自动上会,对本周生产任务完成率情况,现场劳动力情况,各部门相互配合的数据留存,为下周的工作安排提供可视数据。截至目前,累计上会29次。
任务跟踪实现业务替代
数字生产例会
数字生产例会
-
劳动力管理
各栋号负责人录入当日劳动力后,后台管理人员每日将劳动力导出劳动力日报和施工日报,前者可系统看到各栋各工种以及现场施工所涉及工作面,后者可系统看到各工种当日总人数,涵盖各部门所需当日生产情况的所有信息,二者结合上报至公司。这样直接减少人为统计计算现场劳动力,每天可节省相关统计人员1.5小时,有效合理安排工作。
劳动力日报
劳动力前后汇报对比分析
以前的汇报方式,文字加传统的在微信群内上传照片对于信息的留存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且没有系统的总结性,需要人为二次总结。现如今的汇报方式,结合各个部门的需求进行数字项目平台的汇报,劳动力针对各个楼栋各个班组,劳动力界面的备注展示现场生产情况。
-
施工相册管理
各模块对应项目各部门各主要工序涉及的相应影像资料,例:生产口、商务口需要的每周航拍图;技术口需要的技术复核相应资料,生产口、技术口需要的现场优秀做法,质检口、安全口、资料口需要的缺陷照片,项目经理部需要的每日现场进度及劳动力照片。使用近半年时间,累计照片近六千张。
施工相册管理
-
设备统计
动力部门通过数字项目平台每天对现场塔吊及施工电梯的作业时间进行统计,系统自动汇总,可辅助商务部门对大型机械设备加班时长及未作业时间的统计,商务部门可随时调阅进行合同条款的管控。同时塔吊事故的频发警示我们需对塔吊升节等操作严格把控,记录相关数据及影像资料,详细检查操作人员证件等,避免不当操作造成损失。截止目前,累计上传145余次。
机械设备统计
-
施工日志
手机、网页两种生成施工日志方式,会自动关联显示今日工作的相关内容,取代传统费时费力补写施工日志的过程。既可按照项目模板生成直接打印安全日志,可以导出word文件;又可按时间维度对台账进行筛选,数据永久保存,随时查找。截止目前,累计输出1395人次。
一键生成施工日志
-
通知管理
对于各部门需经常性配合的相关工作,在通知模块进行通知设置,定时发送相关通知,并设置多次通知,减少各部门频繁沟通多次沟通的时间,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截止目前,累计发布通知145天。
(二)质量管理应用
-
质量巡检
质量巡检手机端流程
Web端巡检台账
-
质量评优
传统展示优秀做法的方法是发现做法优秀的部位,后电脑统计,于开会时向大家进行展示,大家对优秀做法印象不够深刻,易忘记。在数字项目平台上传发布后,将在项目周期内进行储存,每个人都可随时随地查看,易于提取使用,更好的保质保量,争做优质工程。截止目前,共计上传质量评优15次,涵盖钢筋、模板、混凝土、砌体等各道工序。
-
工序验收
传统现场工序验收多是微信群内发相应的照片,受群内人员信息干扰,可能存在信息不连续性,使用数字项目平台发表相应问题后,直接微信分享至群内,对相应负责人进行微信进一步的问题传达到位。截至目前,针对于试点楼栋,实行百分百上传,一次验收通过率达到80.9%。
-
微信小程序
使用数字项目平台发表相应问题后,直接微信分享至群内,对相应负责人进行微信进一步的问题传达到位。截止目前,累计分享质量安全问题共计231条。
(三)安全管理应用
-
安全巡检
对于现场出现的问题,通过平台进行记录,主要走内部流程闭合,对于班组管控还是采取原来的电话通知方式,但使现场问题有记录,管理留痕迹,防止问题遗漏;同时在每周例会,安全主管通过数字项目平台进行问题分析,通报问题整改率及分布情况,会上督促未整改问题及时整改,数据统计支撑安全管理。截止目前,已上传安全问题共计251条,综合整改率达到87%。
安全巡检实现业务替代
安全管理WEB端首页概览
(四)技术管理应用
-
辅助图纸及变更管理
将项目图纸及设计变更图纸上传到数字项目平台中,创建独立的收纳文件夹,可以对图纸进行有效的管理,也可方便调阅查看,同时图纸上传到云平台中,不会丢失,项目管理人员也可在平台中自由调阅,方便快捷。并对图纸进行及时更新,保证平台上图纸为最新版本,避免因图纸变更造成现场施工与图不符等现象的发生。截止目前,累计上传图纸及变更共计2216份。
APP端与Web端在线浏览图纸
-
辅助技术交底
将交底过的施工方案上传到数字项目平台中,创建独立的收纳文件夹,可以对技术交底文件进行有效的管理,也可方便调阅查看,同时交底文件上传到云平台中,不会丢失,项目管理人员也可在平台中自由调阅再次熟悉相关交底内容,方便快捷。将一些文档需要交底的也可以传至平台上,生成独立的二维码于现场张贴,便于现场人员实时查看。截止目前,共上传方案等共计51份。
上传方案
将交底过的关键节点工序模型上传到数字项目平台中,项目管理人员可随用随调,在平台中自由调阅再次熟悉相关交底内容,方便快捷。截止目前,共上传关键节点工序模型共计36个。
节点模型
(五)下一步规划
-
基础:数据积累、持续使用、过程总结、制度保障
-
分包零工统计
分包零工统计流程
-
在线审批
4、技术应用总结
(1) 应用效果总结
-
项目采用平台设置自动通知短信到相应责任人,采用一个模块集齐多部门所需数据,减少了各部门之间多次沟通的时间成本,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
项目通过数字项目平台自动汇总劳动力,生成劳动力日报及施工日报,减轻管理者的人工统计工作量,方便上报至公司、监理及业主方;且可直接生成各负责人的相关施工日志,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量,据统计显示,直接减轻管理人员每天平均1.5小时的工作量。
-
项目全体管理人员上传施工过程中的节点照片、形象进度、签证照片,并带有相应的项目统一水印要求,极大程度上保留施工过程中的影像资料, 随需随取,方便快捷。
-
项目采用生产管理系统中数字例会功能来开展,数据全面详细,真实可靠。减少汇报资料的编制,提高工作、沟通效率。
-
项目管理人员近百人,全员参与使用数字项目平台,集成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产、商务、质量安全等,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减少重复沟通成本,提升信息交互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培养出一批数字化项目实践者,提升项目整体精细化管理水平。
(2)应用方法总结
-
一切应用从现场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从现场出发,最大限度的减少管理者的重复工作量,让大家积极主动的应用,了解并运用。
-
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思维,借助数字项目平台,配合新理念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水平,与项目实际需求相结合,全员参与,融入管理动作,真正落地。譬如劳动力上报,生产任务派发,质量安全管理,施工日志文件等等,日常化数字项目平台应用,不做重复劳务,日常业务中替代传统手工填报方式,同时将所有管理动作都留下痕迹,过程可追溯,责任落实到人,一目了然。从现场实际需求出发,进行BIM可视化技术交底,动态模拟,虚拟建造,视觉冲突强,记忆更深刻。各类各级管理人员加强数字化学习,融会贯通,从实际需求出发,为项目为企业创造价值。
- BIM学习群
- 微信扫一扫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